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公司动态

关于液体抛光蜡使用寿命会受哪些因素影响?


液体抛光蜡的使用寿命是产品配方稳定性、存储环境(温湿度、密封性)、使用方式(消耗量、污染控制)及工艺条件(温度、工具清洁度) 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液体抛光蜡

一、产品自身特性
成分稳定性
磨料颗粒状态:优质液体抛光蜡的磨料颗粒通过分散剂稳定悬浮,若分散剂失效(如过期、配方缺陷),颗粒会沉降、团聚甚至结块,导致研磨力不均,无法正常使用。例如,长期静置后底部出现坚硬沉淀,搅拌后仍无法分散,即意味着磨料失效。
润滑剂与添加剂的化学稳定性:
润滑剂(如矿物油、合成酯)若易氧化(尤其含不饱和脂肪酸成分),会随时间变质,产生酸败(异味、分层),导致润滑效果下降,甚至腐蚀抛光工具或基材。
添加剂(如防锈剂、防腐剂)失效:金属抛光蜡的防锈剂过期后,不仅影响抛光后基材的短期防护,还可能因成分分解污染蜡体,缩短整体使用寿命。
初始浓度与剂型设计
高浓度抛光蜡(含磨料比例高)通常比稀释型更耐储存,因溶剂(如水、有机溶剂)占比低,挥发或变质的风险更小;而稀释型若密封不严,溶剂挥发会导致蜡体变稠、磨料浓度失衡,提前失效。
二、存储条件
温度与光照
高温环境(如超过 40℃):加速润滑剂氧化、溶剂挥发,可能导致蜡体分层(油相、水相分离)、黏度骤升(如凝固)或变稀(如油脂融化),尤其水基液体抛光蜡(含大量水分)在高温下易滋生微生物,导致发霉、发臭。
低温环境(如低于 0℃):水基抛光蜡可能因结冰破坏分散体系,解冻后出现颗粒沉淀;油基蜡则可能因油脂凝固导致流动性下降,难以均匀施加。
阳光直射:紫外线会加速化学物质分解(如抗氧化剂失效、颜料褪色),尤其透明包装的抛光蜡,长期光照易导致成分变质。
密封性与容器材质
密封不严:空气进入导致氧化,同时吸附水分(尤其潮湿环境),使水基蜡含水量过高、油基蜡吸潮分层;若接触灰尘、杂质,还会污染蜡体,使用时可能划伤基材。
容器兼容性:若用金属容器装酸性抛光蜡(如含磷酸的金属抛光蜡),可能发生化学反应(腐蚀容器),导致金属离子溶出,污染蜡体并改变其成分。
三、使用过程中的消耗与污染
使用频率与消耗量
频繁使用时,磨料随抛光过程不断损耗(被磨掉或随杂质排出),若未及时补充新蜡,剩余蜡体中磨料浓度过低,会因 “研磨力不足” 提前失去抛光效果。
单次使用量不合理:过量使用导致残留蜡渍堆积,下次使用时需先清理,间接缩短有效使用周期;过少则磨料与基材摩擦过度,加速磨料损耗。
污染与杂质混入
抛光过程中,基材碎屑(如金属屑、塑料渣)、环境灰尘会混入蜡体,若未过滤,杂质会随蜡体循环使用,导致磨料被 “污染”,反而划伤表面,此时即使蜡体未用完,也需更换。
交叉使用污染:同一容器盛放不同类型抛光蜡(如金属蜡与塑料蜡混用),成分冲突可能导致化学反应(如分层、沉淀),直接缩短使用寿命。
四、抛光工艺与工具影响
机械抛光的高温与摩擦
机械抛光时,抛光轮与基材高速摩擦产生的高温(尤其金属抛光)会传导至蜡体,加速润滑剂挥发和成分分解,导致蜡体在短时间内变干、失效。
工具清洁度
抛光轮、海绵等工具残留旧蜡、杂质,会污染新加入的液体抛光蜡,导致其提前出现颗粒团聚、分层等问题,降低使用寿命。
[返回]   
上一篇:无
下一篇:无
关闭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