抛光剂是通过研磨、清洁和上光作用,改善物体表面光泽度、去除细微划痕的化学或物理制剂,核心价值是修复表面瑕疵、提升外观质感,其选择和使用需结合被抛光材质(如金属、石材、木材)和需求(修复 / 保养)精准匹配。

抛光剂错误使用是导致表面损伤的主要原因,需规避以下常见问题:
误区 1:“越粗的抛光剂效果越好”
后果:粗抛剂颗粒粗,会在软质表面(如漆面、塑料)留下新划痕,甚至破坏表面涂层(如汽车漆面透明层)。
正确做法:优先选低研磨等级抛光剂,能解决问题即可,避免 “过度研磨”。
误区 2:“抛光剂能修复所有划痕”
后果:若划痕深度超过表面涂层(如漆面划痕露底、金属划痕见基材),仅靠抛光剂无法修复,强行反复抛光会扩大损伤。
正确做法:深度划痕需先通过专业修复(如漆面补漆、金属焊接),再用抛光剂处理表面。
误区 3:“不清洁直接抛光”
后果:表面灰尘、杂质会被抛光剂裹挟摩擦,形成新划痕,尤其是漆面和实木表面,损伤不可逆。
正确做法:必须先清洁干燥表面,再进行抛光操作。
安全注意事项
工业级抛光剂(如金属除锈抛光剂)需戴手套、口罩操作(含腐蚀性成分,避免接触皮肤、吸入气味),且在通风处使用。
避免抛光剂接触眼睛,若不慎入眼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15 分钟,必要时就医。
抛光剂需存放在儿童、宠物接触不到的阴凉干燥处,避免高温暴晒(易导致成分变质、膨胀泄漏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