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公司动态

抛光膏有哪些标准使用方法?


抛光膏的使用需遵循 “选对类型→匹配工具→规范操作” 的流程,才能高效达到抛光效果并避免损伤工件,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可拆解为以下两部分。

抛光膏

那么,大家知道抛光膏有哪些标准使用方法吗?
1. 抛光前准备:明确需求与预处理
选对抛光膏类型:根据工件材质和抛光目标选择(如不锈钢粗抛用氧化铝粗抛膏,精抛用氧化铬精抛膏;塑料抛光需用专用塑料抛光膏),避免用错导致划痕或抛光无效。
清洁工件表面:用酒精或清洗剂擦拭工件,去除表面油污、灰尘和氧化层(如金属锈迹),若有深划痕,需先用砂纸(800-1200 目)预打磨,再进行抛光。
匹配抛光工具:根据抛光阶段选择工具,粗抛用百叶轮、砂轮;中抛用羊毛轮、麻布轮;精抛用棉布轮、海绵轮,工具需提前安装在抛光机上并调整转速(金属粗抛 1500-2500 转 / 分钟,精抛 2500-3000 转 / 分钟)。
2. 抛光中操作:控制力度与顺序
上膏方式:将抛光膏少量均匀涂抹在抛光轮表面,启动抛光机后,让抛光轮空转 1-2 分钟,使膏体均匀附着在轮面上,避免直接大量涂抹导致膏体飞溅。
抛光角度与力度:手持工件与抛光轮保持 30°-45° 角,轻压工件(力度以不产生明显形变为宜),匀速移动工件,确保每个区域都能被抛光轮覆盖,避免局部长时间停留导致过热(尤其塑料、软金属工件)。
按阶段递进:先粗抛去除表面缺陷,待表面无明显划痕后,更换中抛膏和对应工具;中抛后表面光滑度提升,再换精抛膏和棉布轮,直至达到目标光泽(如镜面效果)。
3. 抛光后处理:清洁与防护
清洁残留膏体:用干净棉布或无纺布擦拭工件表面,去除残留的抛光膏(金属件若有顽固残留,可蘸少量酒精擦拭),避免膏体残留导致生锈或影响后续加工(如喷漆、电镀)。
后续防护处理:金属工件抛光后,若需防锈,可涂抹薄层防锈油或喷漆;塑料、石材工件可喷涂保护剂,延长光泽保持时间。
[返回]   
上一篇:无
下一篇:无
关闭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